快報


  • 英國雜誌曾票選最性感髮型的男明星排行榜,投票結果~大部分女性都表示:男人的頭髮如果長於六寸(約十五公分)就會降低對他們的興趣,只有7%女性覺得長捲頭髮是會令她們覺得有感覺!原來~男生的髮型還是整整齊齊,才會受到大多數女性喜歡的!
  • 淘寶網於去年(2014)統計最愛購物的星座前三名:男人~第一名水瓶座,第二名獅子,第三名天蠍。女性~前三名是天蠍、獅子和魔羯,最勤儉的男女都是處女座,連第一名一半都沒有。





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

秦漢三國髮髻藝術的發展

秦漢時期  

先 秦         
 這一時期經歷了中國歷史上奴隸制的形成、發展,直到逐步走向衰退、瓦解的全部過程。人類髮式在這一時期,已經從原始時期的披頭散髮,逐步演變到梳辮、挽髻的階段。髮式的妝飾品也隨即出現。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眾多出土文物中所顯示的資料,足以說明這一切。春秋戰國時期所流傳至今的有玉雕人形所展示的垂髻。湖南長沙陳山大隊楚墓中出土的帛畫中描繪了梳椎髻的楚國婦人。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玉人,塑造了結髮至頂、腦後垂辮的商代人物。洛陽金村出土的弄雀青銅女孩則梳理著分垂兩邊的雙辮。還有安陽殷墟出土的石人,蓄長髮,並將髮梢擰在一起後而盤至頭頂,再戴上帽箍。這是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較為流行的一種髮石妝飾,且商代以後的部分史料亦反映出當時所流行的帽箍已經出現了裝飾品和裝飾紋樣。這就足以說明其不僅具有實用性而且帶有強烈的裝飾性,並進一步側重於裝飾性,成為一種髮式妝飾品。

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秦帝國以後,要求宮中的婦女著桃花妝,梳神仙髻。神仙髻即是當時流行的回心髻,是椎髻之外的一種新髻式。

於是,雙鬟望仙髻出現了,後來演變成十二環髻。然而,此時的民間仍以椎髻和後髻為主流。後來雙環髻成了未婚少女的主要髻式。

此外,秦代的髮髻還有凌雲髻、望仙九鬟髻、參鸞髻等。我們雖無法看到這些髻型的形態,但從名稱上亦可想像出其曼妙的美態了。    

漢代以後,婦女的髮型取得了空前的發展。其一是官服方面,漢代依據周禮制定了髮型與髮飾。

比如皇太后仍以假髻來承載多種沉重而複雜的頭飾,後來演變成沉重的鳳冠。
其二,富貴人家婦女的髮髻形式逐漸由後傾向上推移成為高髻,並搭配上奢華的裝飾品。
如東漢明帝馬皇后頭髮長而秀美,梳上四個大髻之後尚有餘髮,還可以繞髻三匝,成為一種新的高髻。

又如外戚梁冀的妻子創製了偏在一邊的垂髻叫墮馬髻,成為當時的新時尚。其三,一般人家的婦女仍然喜歡樸素的裸髻。

漢代婦女髮髻的髮型豐富多彩,有推至頂端的,有分至兩邊的,亦有垂至腦後的。

髮髻的編梳方法不同,使得衍生出各式各樣的髮髻。

下面便分別介紹幾種漢代的髮髻髮型。  

步搖。步搖早在戰國時期即有,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宋玉的《風賦》,其辭曰:「主人之女,垂珠步搖。」漢代的婦女開始比較多地使用步搖作為髮飾。

《釋名》解釋步搖曰:「其上有垂珠,步則搖,故稱步搖。」 《後漢書.輿服志下》:「步搖以黃金為山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繆,一爵九華。」王先謙《後漢書集解》引陳祥道曰:「漢之步搖,以金為鳳,下有邸,前有笄,綴五采玉以垂下,行則動搖。」步搖的製作多以黃金屈曲成龍鳳等形,其上綴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鳥獸花枝等,晶瑩輝耀,與
釵細相混雜,簪於髮上。下圖即為遼寧北票縣出土的漢代的步搖。  

墮馬髻。墮馬髻為梁冀之妻孫壽發明的一種髮式,是漢代最流行的髮式之一。《梁冀傳》李賢注引《風俗通》曰:「墮馬髻者,側在一邊,始自冀家所為,京師翕然,皆效之。」據說梳這種髮髻,再加之愁眉、啼妝等裝飾,能增加婦女的嫵媚之態。為配合此種髮髻形式,梳墮馬髻的婦女走路也有特殊的姿勢,名為「折腰步」。漢樂府《陌上桑》敘述了一個官員調戲採桑女子而嚴遭拒絕的故事。詩形容採桑女子羅敷的形象為「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倭墮髻即為當時婦女的流行髮式。倭墮髻是由墮馬髻演變而成的,髻歪在頭部的一側,似墮非墮。湖南長沙、陝西西安、山東菏澤等地出土的泥、陶、木俑中,就常見墮馬髻或倭墮髻。  

縷鹿髻。王先謙《後漢書集解》載:「漢婦人髮髻有縷鹿之式。」薛琮解釋縷鹿髻為「有上下輪,謂逐層如輪,下輪大,上輪小,其梳飾此髻時必有柱。」從薛琮的描述上看,縷鹿髻不可謂不複雜而華麗。     漢代婦女的髮型豐富而精美。除了上面介紹的幾種之外,漢代婦女流行的髮式還有瑤台髻、迎春髻、垂雲髻、盤桓髻、同心髻、三角髻、三鬟髻、雙鬟髻等。  


有錯必改~歡迎指教~亞緹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勾選「通知我」可收到後續回覆的mail!
☞ 與文章無關的主題請至「諮詢&留言」。